CNETNews.com.cn
2009-09-03 01:05:15
2009年7月8日,在Chrome浏览器突破3,000万用户后,Google宣布将推出基于PC的Chrome OS操作系统,让所有的应用程序都可在网络浏览器内运行。之后,“激烈”、“血腥”等字眼成为国际上各大主流财经媒体形容Google和微软之间竞争的主 题词。
次日,在爱达荷州Allen &Co媒体峰会上,Google的CEO埃里克·施密特和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则在“融洽”共享快乐。盖茨走出会场奔赴午餐时,被门口的记者问到 如何看待Google的计划对微软操作系统的影响,“没有评论”,盖茨笑着答道。此时,施密特从后面走过来,温柔拍着盖茨的肩膀,“如果你没有做出评论, 那就太好了。”两人握完手,一起大笑着并肩走下了楼梯,这个被媒体摄录下的“温馨”场景被认为是峰会上最好的瞬间。
事情当然远没有看上 去这么“和谐”。与盖茨同岁的施密特已担任Google的CEO八年,在过去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不论是在SUN公司担任CTO还是后来加入软件公司 Novell出任CEO,他所在的公司很大程度上都在与微软进行竞争,但总是一贯笑脸示人的盖茨笑到最后。如今,施密特似乎迎来了翻身的良 机,Google正在以互联网霸主的姿态,向PC时代的霸主微软发起挑战。
这两家公司毫无疑问是目前全球IT产业最引人注目的一对竞争 者。早在2003年12月,盖茨就意识到了这个对手的存在,他在登录Google公司页面时发现,有一则显得奇怪的招聘启事,因为该职位要求的背景和搜索 业务毫无关联,却跟微软的核心业务操作系统契合,需要操作系统设计、编译优化、分布式系统架构等经验。盖茨马上意识到这家搜索公司可能将成为自己的竞争对 手,于是他在发给微软高管们的邮件里表示:“我们必须注意这些家伙,看起来他们在做一些跟我们竞争的事情。”
盖茨的猜测是准确的。 2004年Google上市后,微软Windows系统的首席架构师卢柯夫斯基(Marc Lucovsky)就投奔了Google。之后,Vista的WinFS系统核心研发人员贝达(Joe Beda)也被挖走。2004年底,Google甚至在微软华盛顿Redmond总部5英里远的地方设立了办公室,这被外界视为其吸引微软人才的举措。微 软员工在离职时,人事部门的第一个问题通常是“你要去Google吗?”
现在,这场曾经的暗战已经越来越明朗化,并趋向更加激烈。6月 份,微软在几经折腾后,终于推出全新的搜索业务品牌Bing(中文译名“必应”),又在7月份与雅虎达成合作协议,弥补了未能完成收购后者的缺憾,从而在 Google核心领地里给对手施加极大的压力。因此,Google才不甘示弱,旋即宣布将开发操作系统的消息。两年前,Google就以“云计算”的概 念,宣称要将所有软件应用都搬到互联网上。这当然会让微软极度紧张,Google提供的服务可都是免费的(包括可能推出的操作系统),而这些都是微软以授 权许可模式进行收费的主要业务。
不过,直到目前为止,这种竞争还更像是一场心理战。在微软每年近600亿美元的营收中,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仍是最主要的贡献者,而Google近200亿美元的营收中,文字广告则贡献了95%以上。想在对方核心领地进行实质性的争夺,并没有那么容易。
这两家公司之间的关系颇堪玩味,甚至可以追溯到Google创立以前。1996年1月,正在斯坦福大学上学的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 )和拉里·佩吉(Larry Page)搬到一座名为盖茨大楼的新科研办公楼,正是盖茨花了600万美元捐赠的,目的是“为计算机工业的未来投资”。当时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院长詹姆 斯·吉本斯也兴奋预言,“一两年内,这里将发生非比寻常的故事。到那时,会有人指着这座大楼说,这里是他们白手起家的地方,他们做了很了不起的事情。”盖 茨或许没有想到,自己最强劲的竞争对手会从这里走出。
预测微软和Google之间竞争的前景,显然并没有太大意义,倒不如将此视为一场 经典的商业战争,它们老道的商业智慧能带给我们更多启示。创立于1975年的微软统治PC时代已近30年,尽管近年来在搜索等新业务的发展上为人诟病,但 这头大象依然能自如跳舞。而Google这家刚满11岁的公司也奇迹般成长为巨头,在商业操作上极为老道,一点也没有创业公司的稚嫩。
在雅虎收购战中,这两家公司都显示出高超的商业智慧。一再错失机会后,微软为了能与Google在搜索业务上一较高下,终于决定收购雅虎,但并没有为此孤 注一掷。Google对于这一收购无疑是担心的,遂向雅虎主动示好加入竞购,最终把这一收购搅黄了。而微软则在收购失败后,迅速推出新战略,并曲线与雅虎 达成新合作。
在对未来机会的把握上,两代霸主同样显示出不同凡响的果敢与洞察力。在看到视频将成为未来互联网重要的应用方向之 后,Google迅速拍板以16.5亿美元的价格,从雅虎手中夺下YouTube;而微软也以2.4亿美元买下Facebook 1.6%股权,以极高的估值占位,将潜在收购者挡在外面。
此时,不妨回溯一下现代商业历史上第一次竞争。1829年,英国小镇雨山 (Rainhill)建成了一条衔接利物浦和曼彻斯特的32英里长的铁路干线,当时火车均为短距离运输,速度只有10英里/小时,不比马车快多少。铁路投 资者为了更快收回回报,决定用竞赛的方式来选择最高效率和最快速度的机车,获胜者除了有奖金之外,还能为铁路提供机车。结果,经过重新设计、配备最新蒸汽 动力技术的参赛机车中,竟然最高跑出史无前例的32英里/小时的速度,欧洲一片哗然,自此全世界进入一个长距离、高速度的运输时代。
雨 山竞赛的启示很简单:任何竞争的最终赢家必然是革新。微软和Google的竞争也必将推动全球信息产业的革新,它们的应变能力仍是当今商业世界中的佼佼 者。对于众多同样希望在未来扮演革新角色的企业来说,这场在两代霸主之间注定将旷日持久进行的竞争,无疑是极佳的学习案例。
众所周知,微软当年便是借助IBM才打开了局面。在美国有这样一个流传广泛的故事:经盖茨的推荐,IBM找到了1974年开发出世界第一个计算机操作系 统CP/M、并创立了Digital Research公司的加里·基尔代尔(Gary Kildall)谈授权合作,但是基尔代尔正巧在飞机上,而他的妻子当时认为合约不平等,所以拒绝签协议,后来IBM便选择了盖茨。
从30多前的历史中已很难再完全找到真相。不过两个真实的情节是,原本可以在后来成为盖茨这样角色的基尔代尔,后来常常因为朋友提出当年“flying when IBM visited”的事情而窘迫不已。不管什么原因,他确实错过了与IBM合作的机会。
而负责当年IBM秘密个人电脑项目的杰克·萨姆斯(Jack Sams)在2004年接受《商业周刊》采访时,回忆道:“盖茨说,你想选择QDOS,或者是想让我来做?我说:当然可以,就是你了。”他和盖茨当时都知 道还有西雅图计算机产品公司也开发了QDOS系统。之后,盖茨以5万美元将其购买,经过改进命名为DOS。1980年11月微软正式和IBM签订协议,一 年后,IBM推出了IBM-PC,DOS操作系统随之一同推向市场。前微软员工、西雅图商业专栏作家罗伯特·福特纳(Robert Fortner)认为,“微软最初的成功是因为偶然。”
“DOS是一个很笨、很简单的操作系统,比当时的Apple操作系统差远了,但 是幸运绑在了IBM这样巨大的战车上。”硅谷科技协会副会长刘再德分析道。根据统计数字,到1982年,微软DOS系统已经随着IBM的个人电脑卖出了 50万套。DOS的名气开始起来,影响力也超过了CP/M。
IBM对微软更为重要的一个推力是,为了冲击苹果计算机的市场,其在 1981年宣布个人电脑的体系开放政策,允许所有的配件厂家参与IBM PC兼容计算机的生产,但是系统必须采用DOS或者CP/M,并按照IBM的生产模式。后来在IBM PC份额被其他厂家超越后,微软已经实现上市。IBM眯着眼睛小睡时,微软正在清醒做事情。到1993年,微软的MS-DOS系统卖出了超过3,000万 套正版,“借助IBM的开放政策,让所有的个人电脑都用MS-DOS系统,这是微软最聪明的一步。”刘再德认为。
在微软搭上IBM战车后的20年后,其竞争对手Google采取了类似的策略来壮大自己。创立于1998年的Google,在初期的两年里,其搜索算法在业界并没得到广泛认可,公司甚至没有找到明确的发展方向,面临无米下锅的局面。
而1998年就开始涉足搜索的雅虎,此前主要是采取人工编辑对网页进行主题词索引的方式,后来随着数据量增加,开始将一些搜索工作外包。Google正是被巨人雅虎“使唤”的幕后搜索服务商之一。
在与Google合作之前,为雅虎提供搜索的是当时最大的搜索提供商Inktomi公司。对于算法技术仍很粗糙的google来说,能拿下雅虎的合约, 当然并不是因为搜索服务比Inktomi好,而是在所有的竞争者当中要价最低。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雅虎创始人杨致远和Google创始人佩吉都毕业于 斯坦福大学,而且关系不错,这两家公司还都获得了红杉资本的投资。
与微软借助IBM拓展市场、提升品牌不同的是,从表面看 来,Google从合作中似乎并无所获。就财务而言,这项低价格的交易并未带来多大收入,品牌提升就更无从谈起,因为很多的用户并不知道Google才是 提供搜索结果的幕后人。但是对Google来说,最重要的是,获得了大量用来搜索查询的第一手资料,当时Google的算法技术并不完善,搜索反应速度很 慢,还曾被搜索行业的观察家视为奇珍异物,而且其对网页评估的速度也很慢,只能做一些规模不大的检索和网页分析,而这些海量资料正是改进技术所急需的。按 照技术领域马太效应来理解,数据量越大,技术上改进的空间就越大。因此,Google急增的数据量很快变为搜索结果质量和搜索技术的提高。同时,这次合作 给Google带来近千万的用户。布林后来如此评价这次合作,“这是Google发展历史上意义非凡的里程碑,也是对Google商业策略可行性的有力证 明。”
“虽然不比当年IBM改变微软,但也可以说是雅虎养大了Google。”刘再德称。当Google壮大时,雅虎也在假寐之中。当 时雅虎的高层并没有太多重视搜索,认为其不过是门户网站一个次要的组成功能,而用户来到这个全球最大的门户网站的主要目的不是搜索,根本没把Google 当竞争对手。
和雅虎签订合同两年之后的2002年,Google在美国的搜索份额就达到了与雅虎相当的水平,而在全球已经超越了后者。 根据统计数字,2002年4月,Google承担了全球47%的搜索量,而雅虎的份额为21%。尽管如此,直到2004年,雅虎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巨大 的错误,停止与Google合作,推出自己的搜索引擎。但此时Google的地位已经得到巩固,雅虎的反击绵绵无力。在合作的过程中,Google也找到 了提供文字广告的商业模式,快速壮大,并于2004年8月上市。谈到如今雅虎的没落,360安全卫士董事长兼CEO周鸿祎给出了明确的判断:“雅虎就好比 自己的掘墓人,布林和佩吉都应该感谢雅虎。”
不过在与Google的合作中,雅虎并不是丝毫没有意识到威胁。对于雅虎前CEO塞梅尔 (Terry Semel)来说,在今天看到市值数倍于雅虎的Google,一定会像当年错失与IBM合作机会的基尔代尔一样,愤愤不平,“Google的这些应该原本 应该是属于雅虎的。”因为雅虎本来有机会收购Google。2002年时,塞梅尔曾提出以30亿美元买下Google,但是这家年轻的互联网搜索公司并不 感兴趣,后来有幕僚告诉他,Google的估值可能达到了50亿美元。Google当时的收入估计为2.4亿美元,而雅虎约为8.37亿美元。塞梅尔很懊 恼,“50亿美元,70亿美元,100亿美元,我不知道Google到底值多少钱。”他对员工说,“那我们还有什么狗屁理由来做这件事情呢?”
“雅虎最后没买,这就是最大的失败。当然,即使收购了Google,雅虎也不一定能把当时的Google变成今天这样,说不定也扼杀掉了。”刘再德认为,Google非常幸运搭上了雅虎,“小公司在起步时,尽量要成为大公司的合作伙伴。”
Netscape是被微软先学习后打败的最有名的公司之一。当年微软公司正是采取在学习网景浏览器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方式打败了网景。这也就是微软最擅长的复制创新。
网景公司Navigator浏览器一度占据浏览器85%的市场。当时分析师曾经预测网景将超过强大的微软,该公司创始人安德生(Marc Andreessen)也信誓旦旦的公开宣布要挑战微软,降低消费者对微软产品的依赖,这样的高调后来被证明是一个错误。而后来者Google在向微软挑 战时,显然吸取了教训,布林和佩吉在羽翼未满的2005年以前,被问到是否在挑战微软时,就公开表示“Google替代微软的说法是无比荒谬的。”
微软:先学习再打败对手
看到一个极度兴奋而高调的挑战者,还有一个新市场急速出现,盖茨很快意识到网景的威胁,便告诉手下,“互联网具有最高级别的重要性。”于是,微软从伊利 诺依大学购买了Mosai浏览器代码的专利版权,开始组织庞大的研发团队重新升级和改进Mosai浏览器。与此同时,微软开始运用一些制约策略。此前,微 软一直同意软件开发商接触Windows 系统上的一些技术信息,以方便其开发出与系统兼容的产品。但是1995年6月,微软开始拒绝向网景提供其操作系统技术升级的信息。同时,微软开始对计算机 厂家提出新的要求,认为应该以缺省的方式预先安装浏览器,由于Windows系统授权的压力,许多厂家被迫同意,这其实是微软为自己的浏览器铺路。
1995年8月,IE浏览器1.0版本随着Windows 95操作系统一起绑定发布。很快微软的IE份额开始提升。同年12月,微软又突然提出IE免费。作为回应,Netscape也不得不开始提供免费的浏览器 下载。对用户来说,微软的免费和绑定策略成效非常好,虽然大部分人认为Navigator似乎是更高级的产品,但这已经没有多大竞争性了,1998年网景 的份额已跌落到50%以下。
网景并不是第一个被微软先学习、后打败的对手。微软1990年代初期就依靠同样的方式夺取苹果公司的市场, 早在微软还采用DOS系统时,苹果公司就已经推出了下一代的图形操作系统,界面和稳定性都相当好。微软的应对手段则是,通过廉价的方式让用户继续使用 DOS系统,同时学习和研发类似苹果的Windows系统。1990年,微软推出了Windows3.0,开始与苹果公司竞争,到1995年推出标志性的 Windows95时,苹果公司几乎算是被挤出了图形操作界面系统的市场。而微软在Word与WordPerfect之战、Excel和Lotus的竞争 中,同样以这样的方式取得胜利。“微软成功的一点是,一旦看准了方向就马上学习对方,虽然它暂时落后,但会尽快赶上。”刘再德总结道。
微软这种被称为“跟随创新”的创新方式,被一些刻薄的美国媒体形容为,“等竞争对手出现,马上复制,然后赶超。”不过著名的自由撰稿人、《哈佛商业评论》 前主编尼古拉斯·卡尔(Nicholas G. Carr)认为,技术所有的独特用途都是可以复制的,技术复制周期越来越短,对新技术的早期投资能真正得到回报的可能性越来越低了,因而巨大的研发投资, 也就是所谓的领先创新,并不一定会为自己带来优势。“只有当风险比较低时,创新才可以获得回报。”这种看法已获得很多认同。
西雅图商业 专栏作家福特纳认为,微软也一直在努力尝试做领先性的创新,盖茨在1991年就建立微软研究中心,是软件行业中率先成立研究机构的企业之一,“盖茨希望能 够发明未来。”通过1994年在微软工作时发生的一件事情,福特纳认为盖茨是时刻关注创新的,“我看到他坐在微软的系统工程师中间,询问他们的合作伙伴对 产品的意见和未来需求,然后他很认真记录了每一条建议。”
2008年,微软投入了82亿美元用于研发,比2007年增加了15%,是全 球投入研发资金最多的科技公司,2009年更高达91亿美元,是Google投入(28亿美元)的3倍。在过去一年里,微软在加拿大的温哥华新建了一个软 件开发中心,在德国亚琛成立了微软嵌入式系统开发中心。为了应对互联网的挑战,在总部研究院成立互联网服务研究中心,还在马萨诸塞州的新英格兰成立为全球 第6个微软研究院,主要目的是开发新计算和在线体验。
刘再德则认为,微软的这种媒体印象,是因为很多的领先创新都融合在大的项目和产品 中,并不为用户所见。相比之下,不断推出各种新产品的Google公司,则更容易在消费者心中有非常良好的创新印象。Ecitysky创始人哈尔顿 (Phil Harton)2005年在佛吉尼亚大学研究生毕业以后,分别在Google和微软总部都工作过,如今独立创业,他表示了自己对Google的偏爱,“提 供了很多消费性的、很酷的产品,你会很容易就喜欢上这家公司。”从1980年代就开始使用微软产品的资深IT专家,ChinaNetCloud公司CEO 穆什诺(Steve Mushero)则感觉,“除了搜索和Gmail,大部分的Google应用还不是很流行,那些小应用看起来像很有意思的玩具,一些细分群体会觉得很有帮 助。”
Google:原始创新表象的背后
Google在欧洲同样非常受欢迎,不 过《经济学人》杂志在2007年的一篇报道提出了质疑,“Google并非如人们认为那般总体上很创新,因为公司只有一个主要的收入来源,而其他几个重要 的创新,包括 YouTube,Google Earth和一些应用软件都是收购而来的。”
或许技术创新这个有点虚幻的概念,就像是围 墙里的花园,你永远无法看到一个具象。但是,在墙外闻到花香,或者看到美丽的花朵探出墙来,无疑也是美好的感觉。“微软和Google都是创新能力最强的 公司,其成功就是对过去创新能力的肯定。”五季咨询合伙人洪波一直在跟踪研究这两家公司,“我觉得很多创新没有必要非得让用户看到,创新不在于你推出了多 少产品,而是你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用户并不关心你创新了什么,只关心好不好用。”
和微软一样,Google的学术专利其实也是建立在 前人的基础上。Google不是第一家做搜索的公司。早在1993年,就有了最早的搜索引擎WebCrawler。而在1996年,Alta Vista正是当时非常优秀的搜索,速度很快,结果很优化。Googe创始人佩吉正是对Alta Vista再研究,发明了用自己的姓氏命名的Pagerank技术,这就是Google公司最重要的创新成果——搜索算法。而这个在当时硅谷最领先的搜索 算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
在Google的早期规划中,并没有考虑到广告的重要地位。当人们使用Google 的搜索时,访问者看到了优秀的搜索结果,不过诸如商业信息之类广告是没有的,因为Google阻止了所有的广告。布林和佩吉对允许广告进入搜索领域的主张 一度十分反感。在1998年初他们发表的学术论文《解剖大规模的超文本网络搜索引擎》中,两人对“用广告帮助搜索引擎”的想法进行了批判,并以Open Text公司作为警示的例子,来证明一个搜索引擎的结果如果被外界干扰会带来何种后果。在1995年以前,美国最为热门的搜索引擎既不是雅虎,也不是 Alta Vista或Lycos,而是Open Text,被称为Google之前的“Google”。1996年Open Text提出了按照位置收费的试验,即让广告商位于搜索结果的顶部。布林和佩吉坚持认为,加入广告的做法会导致“对广告商的固定偏见,且将偏离客户的需 求,”为了使得搜索结果杜绝因追求利益而产生某种的立场倾向,必须限制广告。
很快另一家公司吸引了布林的注意,这就是Goto公司,后 来改名为Overture。Overture的特点在于,通过出售同搜索结果一同出现的广告而赚钱。当时人们虽然对弹出广告极为反感,对与搜索结果相关的 广告却不排斥。Overture在初期也是一家很有名气的公司。其实Overture公司的模式借鉴了曾被布林和佩吉在论文中批判的Open Text公司的优点,即位置广告,所以Overture公司的广告模式就是,顶部位置加上随搜索结果一同出现的广告。可以看到,这几乎就是今天 Google广告商业模式的大概原型了。
但是布林和佩吉并没有完全仿照,而对Overture公司的模式进行了优化。两人无法接受的 是,只要付费高,Overture公司的搜索就会更多抓取与客户相关的结果,这无疑与两人客观的立场相抵触。因此Google的策略是:提供免费的搜索结 果,通过广告来获利。这避免了布林和佩吉担忧的倾向性问题。1999年底,复制Overture,再融合本身的创新,Google的商业模式最终形成。
这种模式很快也看到了效果。2000年初推出Jupiter Online Advertising Forum广告计划,当时Google的文字广告出现在搜索结果页面的顶部(现在是右边显示),以赞助商链接的形式进行突出显示,并与搜索结果有明显的区 隔和差异。“我们努力为用户提高高质量的搜索服务,当然广告系统也是一个高质量有吸引力的服务。”此刻心情舒畅,而此前却非常抵制广告的布林已经开始在卖 力推广Google的广告了,“Google每天获得了来自全球数百万人的使用,这使得我们的资源对广告商很有吸引力。”当时,Google创立的关键词 广告点击率效果确实不错,超过条幅广告的4倍,而正是这些简单的文字广告后来造就了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巨头Google。
很少有人能像盖 茨那样敢对微软的错误进行刻薄的批评。2005年1月28日,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接受媒体采访时,被问到1998年就推出搜索服务的微软为什么在早期 一直依赖其他公司搜索技术授权,盖茨很坦白,“我们过去非常愚蠢。”根据知名分析调查机构comScore Networks的统计,在2004年12月,Google 在美国搜索市场的份额为34.7%,雅虎为31.9%,依靠雅虎技术授权的微软MSN搜索为16.3%。而更早前,微软还依托了Inktomi和 AltaVista的搜索技术。
对于这种局面,前微软员工、西雅图商业专栏作家罗伯特·福特纳认为,微软犯了一些错误。当雅虎开始提供搜索业务并变得庞大时,微软错失了进入搜索领域的机会。微软更大的错误则是,“没有开发像Google那样的自有搜索算法。”
微软以并购弥补不足
事实上,早在鲍尔默刚刚担任微软CEO的2000年,Google的搜索业务还未壮大时,微软便启动了一项名为“关键词”(Keywords)的研发项目,并得到了部分广告主的支持。但不久之后,微软高管层因担心该项目会影响到其他核心业务的市场收入,放弃了该项目。
显然,微软在2003年初意识到了这个错误。2003年2月,负责微软MSN产品的副总裁佩恩(Chris Payne)在一个内部会议上向盖茨、鲍尔默在内的20几个高管请求批准研发针对Google的搜索业务。佩恩告诉盖茨,他需要18个月和1亿美元来做这 件事。事实上,此前微软已经错过了一次收购的好机会,佩恩曾向盖茨建议收购搜索引擎Overture,但盖茨认为微软能研发出更好的产品,拒绝了这个建 议。
但微软始终未能在搜索市场占到便宜,便转而进行了大量收购。从2006年到2008年9月,微软收购了7家提供各类搜索技术的公 司,以弥补其技术上的不足。其中,2008年4月更以近12亿美元收购挪威提供企业商业信息搜索的Fast Search &Transfer公司。期间,微软的搜索也进行了改头换面,2006年推出Windows Live搜索,2007年又从Windows系列产品中脱离,更名为Live搜索。
2009年5月底,微软推出了全新的独立搜索服务品 牌Bing。根据comScore Study公司8月份的报告,6月份Google公司在美国市场的搜索份额为65%,雅虎为19.6%,微软为8.4%。在推出Bing之后,微软的市场 份额比5月份的8% 略为提高。之后,微软又与收购未成的雅虎达成合作协议,从雅虎获得全部核心的搜索技术,包括核心的算法搜索服务。两者的合作将对Google的美国搜索市 场形成强大威胁。无疑,微软在用并购策略追赶Google。
并购绝对是微软重要的成长策略之一。其最初的MS-DOS就是在收购 QDOS的基础上研发出来的。不过真正的大手笔收购都是其1986上市之后进行的。1987年,微软进行了成立13年以来的第一次正式并购,买下 Forethought公司,后来被整合到Office软件中的PowerPoint就是以这家公司产品为原型开发的。Office中的另外一款软件 Visio也源于并购,2000年,微软以13.75亿美元购买了Visio Corporation,之后该公司的产品也被整合进微软的产品线,以Office Visio的名字出现。
自从1987年并购第一家 公司以来的近20年,微软保持了平均每年并购超过6家公司的速度,并在2005年之后开始加速,当年并购了超过10家公司,2006年达到了18家。 2009年以前,微软进行了多次规模超过10亿美元的并购,其中购买aQuantive公司更高达63.33亿美元。2009年上半年,微软又并购了 Office.com、互动游戏公司BigPark、Java开发公司ZeroTurnaround 等多家公司。
Google以并购促创新
在微软加紧并购搜索技术公司时,Google也没闲下来。和微软的大手笔相比,Google更乐意花小钱购买小公司,而且似乎对收购兴趣更浓厚。仅仅在 2007年的6月~7月间,Google就一口气并购了7家小公司,比如为了增强电邮系统的竞争优势,收购了电邮安全公司Postini。而收购的提供在 线制作演示文稿软件的Zenter公司,使得Google拥有等同于PowerPoint的在线软件包。
“微软就像A轮投资者,经常收 购快速成长型公司,而Google则更像天使投资人,喜欢还没有成型的早期公司。各有各的好处,微软是看到市场更成熟一点儿再发力,Google则更希望 接触新的公司。”硅谷科技协会副会长刘再德如此比较这两家公司的并购策略。在Google收购的这7家公司里,只有FeedBurner花费了1亿美元。 其他由于都是小并购,而交易数额也低于Google需要向持股人说明的数额要求,所以并购金额并未公开。Google还在2005年5月收购了只有2个人 的手机社会化网络公司Dodgeball,这家公司当时一直在寻找投资者。
通过并购Google也消灭了一些潜在竞争对手。2003年 8月,硅谷有媒体开始以“Kaltix打败Google?”的标题报道一家新的搜索公司Kaltix,这家当年6月份才成立的公司,由来自斯坦福大学的三 个学生创立,他们在学校里研发出了创新而快速的商业信息个性化搜索技术,由于学校已诞生了像Google这样的搜索公司,三人便信心十足将被当时搜索行业 誉为“王冠上的宝石”的学术成果转化为一家商业公司。9月,Google收购了这家新公司。
因为何种目的进行并购?在这个问题上,微软和Google的思路都很清晰,也值得众多公司借鉴。“主要是获得创新的专利技术。”五季咨询合伙人洪波认为,微软和Google收购的重点是技术和人才。
在5月份,微软推出Bing后,很明显就能发现其核心技术Powerset,其实就是得益于2008年的收购美国语义搜索公司Powerset。做一个 很简单的比较,就能发现微软背后的算盘,此前差强人意的MSN搜索都耗时了20个月来研发,对于功能更为强大、也被微软寄望发挥更大作用的Bing来说, 虽然假以时日,公司拥有的精英技术人才通过内部技术创新的方式也可能会得以实现,但是在新技术“各领风骚不几月”的快速革新时代,时间的投入比金钱的投入 势必更珍贵,微软采用并购这样的外部创新方式,性价比更高。
Google也同样通过并购来实现技术提升。8月17日,在Google中 国举办的“互联网的未来”论坛上,产品工程师上台展示其新产品前,Google大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向台下的观众强调,“请注意,他们今天演示的新产品现在 就可以下载,没有任何的天方夜谭和未来神话。”在接下来演示的移动搜索、翻译服务、地图服务(互联网和手机)三个领域里,其中的地图服务里用到的 Google Map的核心技术就来自并购Where 2公司和Keyhole公司的技术。2005年推出的Google Earth,后来也因为2007年并购了提供图片为位置精确链接的Panoramio公司,以及提供高清晰图像的Image America公司而实现功能上的革新和提升。
在并购方面,微软和Google为抢地盘已经搏杀多个来回。2006年11 月,Google以16.5亿美元完成了YouTube的收购,布林在后来谈到此次收购时表示,“搜索最好的回复不一定是网页。”言下之意是 YouTube有一个庞大的、对视频粘性很高的用户群。此前,微软公司也曾参与YouTube的收购,未果之后,推出了Soapbox网站。不过,根据最 近的消息,微软正计划大规模缩减其视频网站的规模。美国穆伦堡学院媒体传播学院客座教授红宇认为,“微软和Google有意通过并购的方式插足其他领域, 以期抢占先机,制定规则。”很显然,在没有抢到YouTube后,失去先机的微软在视频领域已然失意。
为了拉拢更多的公司,除了并购, 两家公司还采取了入股的方式。2007年10月,微软2.4亿美元入股Facebook,约占1.6%的股份。按照当时的估值,Facebook身价高达 150亿美元。这引来了同样参与竞争的Google的不满,施密特就曾抱怨微软故意抬高Facebook的估价。不过,对在并购YouTube、 DoubleClick时均被Google抢了机会的微软来说,被媒体形容“仅仅亲吻了一下,结果被别人抱得美人归”的结果,确实会有点不爽。因此,在 2007年3月Google以31亿美元并购DoubleClick后,4月份微软马上就以60亿美元收购了另外一家规模更大的网络广告 aQuantive。
等待微软或者Google来并购,曾是很多硅谷的科技创业公司的目标之一。而从微软和Google自身来看,并购在量变的积累必然造成结构上的质变。创业公司在成长阶段,选择合适的并购时机和并购对象,其实更是一项极考验智慧的“技术活”。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